首页 » 抗体蛋白药CDMO » CMC案例研究
  • 80+ CMC & CMO项目

  • 20 全球IND批件

截止到2022年12月

部分难度分子CMC项目进度

客户 分子类型 开发阶段
广东某大型制药企业 重组蛋白疫苗 NMPA IND批件
临床三期
康立泰 细胞因子 NMPA IND批件
临床二期
上海某生物技术公司 三抗 NMPA IND批件
FDA IND批件
临床一期
韩国某生物技术公司 抗体细胞因子偶联 FDA IND批件阶段
深圳某生物技术公司 双抗 NMPA IND申报阶段

By July, 2022

细胞系开发
上游工艺开发
下游工艺开发
分析方法开发
  • 关注产品质量
  • 提升表达量
  • 根据分子特点优化产品质量
  • 高通量工艺条件筛选
  • 适当添加物
  • 优化收获时机
  • 膜包吸附性
  • 填料筛选
  • S/D灭活
  • 关注PTM
  • 分析方法开发能力
  • 专用的检测试剂盒开发

细胞系开发——关注产品质量,提升表达量

金斯瑞蓬勃生物细胞系开发基于自主开发的CHOK1-GenS系统,产量高,稳定性好,符合法规要求。平均达到4.35g/L,兼容不同的分子类型,如双抗、重组蛋白等。从基因合成到PCB小于3个月。

对于重组蛋白,金斯瑞蓬勃生物尤其关注产品质量、纯度等,通过扩大筛选量以提升产量。

add-cmc-case-study-image3

上游工艺开发

1. 通过使用Ambr15等高通量平台进行工艺开发,高效完成克隆、培养基筛选、pH、温度、补料策略等,根据分子特点优化产品质量。

  • 2. 适当添加物提升产品质量
    在某重组蛋白案例中,通过添加金属离子,可显著提高单体纯度

  • 3. 确定最佳收获时机
    通过延长培养周期,分析细胞活率与蛋白活性的变化趋势,确定D11为最佳收获时间。

  • add-cmc-case-study-image4
  • add-cmc-case-study-image5

下游工艺开发

  • 1. 关注膜包的相容性和吸附
    重组蛋白不同膜包吸附性差异较大,C深层膜包展现了最佳的低吸附性特点。

    add-cmc-case-study-image6
  • 2. S/D灭活替代Low pH
    Low pH条件下部分蛋白会全部沉淀,所以选用S/D灭活方法作为替代

    add-cmc-case-study-image7
  • 3. 非Protein A捕获填料的选择
    许多重组蛋白并不适用protein A捕获平台技术。
    经过对阳离子复合填料多个项目上的测试,能够满足收率及纯度的要求。

    add-cmc-case-study-image6
  • 4. 精纯填料选择
    复合填料在精纯步骤展现了强大除多聚体能力,更适用于重组蛋白及多特异性抗体等复杂分子项目

    add-cmc-case-study-image7

分析方法开发

重组蛋白性质特殊,常规分析方法无法满足项目需求,因此需要强大的分析方法开发能力支撑。不依赖于平台方法的分析方法开发,包括结构,理化,工艺残留杂质和活性。以下展示部分项目中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挑战 解决方案
重组蛋白在流动相中不稳定,常规抗体SEC方法不适用 优化流动相,筛选重组蛋白分子稳定的流动相
重组蛋白分子在前处理中沉淀,抗体糖型分析方法不适用 优化前处理的置换缓冲液;增大置换上样量;浓缩洗脱液
O糖位点鉴定:ETD-MS方法不适用;ESI-MS糖肽检测方法,若同一肽段出现2个及以上S/T氨基酸,无法确认具体O糖基化位点。 在含O糖位点N端酶切,LC-MSMS鉴定的方法进行O糖位点鉴定
O糖定量:β消除方法不稳定,不能保证全部释放所有O糖链 采用LC-MSMS糖肽定量
无成熟的商用Chaperon蛋白试剂盒,没有平台方法 开发Chaperon蛋白残留ELISA检测方法和试剂盒

某重组蛋白案例分享(该项目已进入临床Ⅱ期)

内容 客户期望 金斯瑞完成 备注
产量 30 mg/L 500 mg/L 产量提升了15倍,中试规模从100L降低至7L规模,DP成本下降15倍
中试规模 100L 7L
纯度 SDS-PAGE ≥95% >98% 通USP&DSP工艺开发,稳定蛋白纯度98%以上
SEC-HPLC ≥95% >98%
RP-HPLC ≥95% >98%
杂质研究 聚集体 ≤2.0% <1.0% 聚集体控制在1%
P35亚基残留 ≤1.0% Undetectable 通过DSP工艺,有效去除了p40,p80及p35游离残基
P40亚基残留 ≤1.0% Undetectable
P80亚基残留 ≤1.0% Undetectable
HCP ≤0.05% ≤0.01% 宿主杂质控制极低的水平
HCD ≤10ng/Dose ≤0.01ng/Dose
体外活性 80%-150% 90%-110% 活性检测方法学稳定,样品批次稳定
add-cmc-case-study-image10

细胞系开发——关注产品质量,提升表达量

金斯瑞蓬勃生物细胞系开发基于自主开发的CHOK1-GenS系统,产量高,稳定性好,符合法规要求。单抗平均达到4.35g/L,双抗平均2.3g/L。从基因合成到PCB小于3个月。

add-cmc-case-study-image11

上游工艺开发

  • 1. 适当添加物提升产品质量
    在某双抗案例中,在补料中加入修饰性氨基酸,提高Titer至150%

    add-cmc-case-study-image12
  • 2. 工艺调节提升多特异性抗体产量
    在某双抗案例中,通过优化pH和温度等培养条件提升表达量

    add-cmc-case-study-image13
  • 3. 强化工艺提升产量和质量
    除传统fed-batch工艺外,金斯瑞蓬勃生物还提供高密度接种和强化补料等工艺强化方案,帮助提升表达量

    add-cmc-case-study-image14
  • 4. 灌流培养提升产品质量
    通过切换灌流培养工艺,可以减少产品蛋白的酶切断裂,提高全长比例和纯度

    add-cmc-case-study-image15

下游工艺开发

  • 1. 高通量下游工艺筛选平台

    add-cmc-case-study-image16 add-cmc-case-study-image17
  • 2. S/D灭活替代Low pH,可以提升产品纯度

    VI Method Sample ID Conc.(mg/ml) SEC-HPLC(%) CE-SDS-N
    HMW Main LMW (%)
    Control AC Eluate 12.44 1.65 98.35 ND 99.61
    S/D AC Eluate 12.60 1.47 98.54 ND 99.54
    Low pH pH3.8, 1hr 10.73 3.33 96.42 0.24 99.11
    pH3.7, 1hr 10.39 14.61 85.40 ND 99.18
  • 3. 多聚体的去除
    复合填料展现了强大多聚体去除能力,更适用于双/多特异性抗体等项目。
    在某三抗项目中,经工艺优化纯化从84.7%提升至96.1%,且产品相关杂质和工艺相关杂质均达到申报要求

    add-cmc-case-study-image18

分析方法开发

多特异性抗体常发生错配,因此需要开发合适的分析方法以监控错配的发生。

金斯瑞蓬勃生物采用LC-MS法可以灵敏地监控错配的发生。

金斯瑞蓬勃生物拥有强大的分析开发能力,可根据分子结构和作用机制,设计合适的结合活性和功能活性放行方法。

add-cmc-case-study-image19

相关服务